回归自然 贵在天然 来自关山的珍品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动态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 史继东 郑其峰 苹果园管理技术的大转折

[ 信息发布:admin | 时间:2014-06-25 | 浏览:1527次 ]

60多年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于是,战争的车轮在这里扭转,历史的轨迹在这里转弯。形成解放战争的大转折。

60多年后的今天,苹果园管理技术上也将迎来一个大转折,即就是由注重树上管理向注重树下管理转变。

我国苹果生产上大体要经历一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产量阶段;第二阶段,质量阶段;第三阶段,省力化阶段;将来再向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而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这就决定了我国苹果管理技术将出现大转折。

近十多年来,由于人们对红富士苹果生长结果习性缺乏了解和掌握,一些不适宜技术的应用,许多果园不结果,大小年严重,一些果园甚至出现了未果先密的现象,如何使果树形成花芽,大量结果成为此期工作的核心。果园管理处于第一阶段,即产量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一些适合红富士苹果特性的促花技术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在这一时期,汪景彦老先生提出“基本不短截,基本不回缩,以疏为主”;张文和、牛自勉等推广的开心形方面也提出“一缓再缓连年缓,缓出花儿也不短,培养松散下垂单轴结果枝吊”;陕西省政府提出了“大改形、强拉枝”等技术措施;果友协会前些年也提出八项控冠措施。这些缓势促花技术受到了广大果农的欢迎,由于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民间团体形成了合力,这一技术得到了快速推广,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大部分果园已经解决了红富士苹果结果问题。

在第一阶段,更高的产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8000斤、10000斤、20000斤、26000斤,亩产最高纪录被不断打破。许多果农步入盲目追求高产的热潮,然而,随着产量的提高,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果品品质下降,果个变小,树势衰弱,腐烂病等多种病虫害大量流行……

同时果品市场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果品需求日益旺盛,优果优价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单靠提高产量来增加果园收益的路子越走越窄。

在这一关键时期,我国著名果树专家束怀瑞院士率先提出精品果园建设战略,以此引导我国苹果产业由产量阶段向质量阶段过渡。苹果产业由产量阶段向质量阶段过渡成为产业发展的潮流和必然。

由于生产目标发生变化,果品生产技术也必然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涉及到果树管理的方方面面,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由注重树上管理向注重树下管理转变,因为地下管理是根本,是问题的根源,地下问题解决了,其他一切问题都好办。

一、我国与世界果树管理方面最大的差距在地下管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林森教授指出,我国与世界果树管理方面最大的差距在地下管理,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花果管理、果实套袋、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的都非常精细,如果国外特别是欧洲果园,像我们这样大的劳动力投入进行管理是不可想象的,欧洲的果园劳动力成本是我们的20多倍。而在地下管理方面,我们却远远的落后于世界。欧洲果园地下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自动化、精准化;而我们国家呢,一果园忽视了地下管理,一些果园采取了错误的管理办法。

二、我国苹果园目前相当一部分树势偏弱,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地下管理

 

 

近年来,一些果园由于促花技术的过度应用,使得果树大量形成花芽,而在疏花疏果方面,一部分人是由于舍不得,一部分人是由于劳动力不足,没有合理留果,使得果树过度负载,造成树势偏弱;一些果园施肥不合理或者没有秋季施基肥,造成树势偏弱,去年冬季,许多果园由于肥效滞后和过早的寒流,致使果树叶片养分没有回流就被冻干在枝头,这对果树贮藏营养的积累非常不利,进而影响树势;一些果园,由于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方法不对,造成果树大量落叶、腐烂病爆发,严重削弱树势;还有一些果园,树势衰弱后,不进行及时的更新复壮,而且还在盲目的运用促花技术,造成树势衰弱。从树龄角度讲,许多富士果园,已经步入中老年行列,树势逐渐衰弱是必然规律,而且富士品种本身就是一个容易早衰的品种。凡此种种,我国苹果园树势处于一个整体偏弱的情况,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整形修剪等一些方面要进行改变外,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加强地下管理。

当然,有人会问,如何判断果树的树势是不是偏弱呢?这里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日本著名果树专家雄崎盐之辅提出来的,他认为,果树的新梢长度应当在37公分最好,如果新梢长度不足37公分,则可以判断为树势偏弱;另一个指标是我国著名果树专家魏钦平研究员提出来的,他认为果树的果台副梢长度在15公分最为适宜,不足15公分侧可以判断为树势偏弱。实际生产当中,我们可以结合两个指标以及叶片、果个等进行综合判断。

三、地下管理技术我们欠账太多,许多地方还没有形成适合当地的土壤管理制度

我国果园土壤管理大部分采用的还是清耕制,这种办法有好多弊病,据专家称,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果园还在采用这一制度。然而,生草制在我国推广了几十年,还是没有推开,这里面有没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一些专家提出,干旱地区果园不适宜生草,那么针对我国大部分果园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适宜于这些地区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到底是什么?我国许多果园,由于有机肥缺乏,土壤投入少,产出多,连年施用化肥,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土壤肥力逐渐降低,那么,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才能使我国果园土壤有机质止跌提高呢,形成可持续发展呢?所以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解决,在地下管理方面,我们欠账太多,是到了该重视的时候了。

四、加强地下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前提

有道是“肥水管理是基础、花果管理是关键、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整形修剪是调节”。肥水管理是基础,是根本,加强地下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前提。我们在日本考察时看到,日本的没有套袋的苹果,比我们通过套袋栽培的苹果颜色还要红,果面还要漂亮,日本是一个生产超高品质苹果的国家,而这一切都是依靠肥沃的土壤做保障,离开了这一前提,管理技术再高都是空谈。

五、加强地下管理,还可以提高果树抵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地下管理后,建立合理的土壤管理制度,使果园管理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土壤肥力逐步提高,果树树势就会健壮稳定,树势增强,果树抵御各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就会显著提高。整形修剪、树势调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会变的非常简单,果树管理才能逐步向简易化、机械化、省力化、现代化发展。

                                    恐怖的6.8,50年我们能否赶上

——由日本苹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引发的思考

题记:在2008年10月,我们考察日本长野县中泽卓三家的苹果园时,有一点让我们感触很深,就是果园有机质含量达到6.8%。我们知道,国内的果园有机质含量大都在1.0%以下,能达到1.0%的果园管理已经相当不错,达到1.5%果园少之又少,能达到2.0%的果园可谓是凤毛麟角,全国也没有几个,而他的果园有机质含量可以达到6.8%,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有些人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我举个例子,假如说我们的果园目前有机质含量是1.0%,我们通过连年合理负载,每年足量施入有机肥,连年进行果园生草,(降水在700毫米以上或有灌溉条件),并将产的草和果树落叶还田,这样的化,每年这个果园的有机质含量可以增加0.1%,而这个果园有机质含量要达到6.8%,则需要50多年。

 

我们知道,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可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同时有机质中的腐殖质具有生理活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机质中的腐殖质还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

日本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管理制度:

我们在日本考察了解到,不单是长野县中泽卓三家的苹果园有机质含量高,日本苹果园由于追求超高品质,和特殊的地理条件,绝大部分果园都具有非常高的有机质含量,当然,中泽卓三家的苹果园是特别突出,但一般果园有机质含量都在5%左右。

日本苹果园肥沃的土壤和非常高的有机质含量与他的土壤耕作制度分不开的。日本果园土壤管理先后经历了传统农业时期、化学农业时期和有机生态农业时期三个阶段。在传统农业时期,由于果园产出较少,果农注重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果园土壤肥力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20世纪40年代前后进入的化学农业时期,由于高产技术的普及和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化肥的大量使用,果园土壤投入产出失去平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化学污染,土壤理化性状、团粒结构破环,保水保肥能力能力、透气性、酸碱度变差,有机质含量降低,营养失衡。果品质量变差。目睹了化学农业的危害之后,从 2 0世纪 5 0 ~6 0年代开始,日本已有一些农户开始开始探讨有机农业的运行模式。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各地苹果生产开始逐步走上有机生态农业时期。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为,首先,以追求超高品质为目标,合理负载,限制高产。减少土壤产出。其次,大力发展堆肥,广开肥源,一些果农发展起了畜牧业,保证果园有足量的有机肥。我们在岩手县田村美智夫的果园看到,利用ETS微生物菌群,将生产蘑菇的下脚料和锯末进行处理沤制,形成有机肥施入果园,效果非常好。第三,限制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第四,实行果园生草。日本目前几乎所有的果园都进行生草。

采用了上述措施,由于土壤产出少了,而补充多了,土壤才会进入良性循环,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土壤异常肥沃,果实品质好,果树易成花,抗性强,不易染病,很好管理。西安果友协会张健副会长参观了日本果园后惊叹道:“人家不套袋的苹果比咱套袋的苹果好!”正是这个道理。

 

 

日本几乎所有的果园都进行生草

 我国苹果园的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苹果园土壤管理似乎正处在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过度的时期,许多果园,盲目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单一化肥,果园土壤已经非常贫瘠,有机质含量不足1%。这样的果园,管理水平再高,也难产出好果子。

有这样一些果园,每年产出几千斤上万斤果子,到了冬季,树叶清扫后弄回家烧炕,修剪下的枝条拉回家点炉子做饭,甚至生长季节果园长的杂草也弄回家喂兔子,或者就干脆除掉撂在路边,土壤实行清耕。每年有这么多东西弄出果园,而土壤得到的补充却少的可怜,仅仅是几袋子化肥。一边是产出上万斤东西,一边是补充几百斤单一化肥。而且是年复一年。这样下去,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养分严重失衡,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各种问题滋生。所以说,在果园土壤肥力方面,如果按照目前的做法,50年我们不一定能赶上日本,因为一个是逐年增长,进入良性循环,一个是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这如何能赶上呢?

在果树管理当中,土壤管理是最为根本的,如同武术的内功一样,而树形管理就如同武术的招式一样,所谓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有了深厚的内功,方能以木当剑、飞叶伤人,有了深厚的内功,方能做到无招胜有招。在果树管理当中,我们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土壤管理而不是其他,土壤是根本,是基础,土壤出问题,各种问题都会随之而来,不先解决土壤问题而谈别的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对比中日的果园管理,我们更应该学习借鉴的是土壤管理制度。

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的措施:

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生搬硬套,在土壤管理方面,我们应该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作到一下几点:

1. 合理负载,根据土壤生产能力等各方面条件,确定合理的留果量,生产优质果品。适度减少土壤产出。

2. 大力发展堆肥。广开肥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农家肥经过腐熟处理后按时足量施入。

3. 大力发展绿肥。

4.降雨量在600-700毫米以上或具有灌溉条件的的地区实行行间生草,株间覆盖。

5. 大力倡导在旱塬进行覆草,将小麦、玉米秸秆,果树落叶、修剪下来的枝条进行粉碎处理后进行果园覆盖。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每年到秋季,各地都在焚烧秸秆,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将这些作物秸秆处理后覆盖果园,则是一个各方面都有利的大好事情。

这些方法讲起来很简单,可是要让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和果农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并行动起来,年复一年的去做,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土壤是果树得以固定和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苹果树大根深,一生中长期需要从相对固定范围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养分,并合成和贮藏新的物质,满足树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进行的需要。

“养根壮树”形象地表达了根与树的关系。管树要管根,“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管好地下才能养好根系。在实施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中,加强地下,强化管根,培肥地力,避免水土污染,壮树增产提质,延长经济年限,这是生产者的任务和目的。但是,目前在果品生产中普遍存在重视树上管理,轻视园地管理;投入少,管理差,忽视了基础性管理这一关键。要加强园地管理,须弄懂搞清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对应关系。

果树基础工程主要体现在:“深、肥、暄、温、润”,以适应和满足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需要。所谓“深”就是指土层要深厚,有利于根系伸展,更广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所谓“肥”就是指土壤肥力要高,富含果树所需的营养元素;所谓“暄”就是要求土质暄松、透气性、保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动;而“温、润”则是指土壤的温、湿度要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活动。


版权所有:陇县盛源果品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陇县陇马路17号 电话:0917-4501695 邮编:721200
陕ICP备14005520号 技术支持宝鸡世纪网络 网站总访问量:639507 今日访问量:169